收到網路信:


最近看報紙副刊上談到: “我們這一代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,子女不孝順的第一代”;朋友之間也有些感嘆的說: “成年的子女對待我們,沒一點像我們樣的對待父母般孝順”,直嘆我們真是最倒霉的這一代。事實或許是這樣,但就因此而悶悶不樂,或是憂鬱得病就太不值得了。追究來龍去脈,深入探討之下,以理解,用幽默面對成年的子女,我們的日子還真是可以從求“孝”的鬱卒轉化為充滿“笑”的快樂人生歲月呢!仔細想想,生兒育女不論是自己想要生的,或是不得已才生的,只要是有了子女,我們就得要負責及盡義務。


人生凡事除了父母之外,都是可以做選擇的。子女們既然沒有讓我們做他(她)們父母的選擇,顯然也沒有要求我們生他(她)們下來,之所以成為我們的子女是因為我們自己想為人父母;是自己想在人生旅途中,滿足為人父母角色的願望。因此心甘情願養育下一代,再大的辛勞,犧牲,都不能,也不該視為是給兒女們的恩惠而指望報答。因此養兒育女全然是與施恩而等待報答,不相關的事,由這層面上來看,養育下一代是天經地義的事,談不上養育之恩,子女們基本上是沒有虧欠父母的。


再進一步從愛的層面上去看,愛子女就是不要給子女們有任何負擔。至高的愛就是屬於給予承諾與付出而不求回報的那種,面對自己的骨肉,那能不付出至高的愛?認清了這道理,子女的孝與不孝,就不再是個問題,更沒有必要去煩心了。還會心不甘,情不願的父母們,建議各位姑且把子女的孝順當做年終獎金吧,要知道,年終獎金既不是人人都有,也不會是年年都有的事。如果是已退休的人,那還有什麼年終獎金可指望的呢?別庸人自擾了。



曾經有位父執輩感慨的說:兒孫成群的人就是要懂得“識相”,這話是頗有哲理的肺腑之言。學會做個聰明又快樂的父母吧!多讓自己在人生的黃金歲月裡“笑”。事實上,此刻的我們基本上就有三種情懷可以笑:


開心的笑: 子女獨立自主了,為自己的圓滿達成任務而笑。
感謝的笑:子女成家了,感謝子女們讓自己能完成為人父母的願望而笑。
會心的笑:子女成年了,眼看也是為人父母的子女們,生活習慣,言行舉止的似曾相識處,豈能不覺會心莞爾一笑?


笑是健康的泉源,


笑是歡樂的影子,


笑是保持年輕的基石,


笑也是延年益壽的法寶。


奉勸自覺是倒霉一代的父母們,放棄追求緣木求魚的“孝”吧,尋找垂手可得的“笑”,不單是家庭問題少,闔府多一寶,還會是明天不易老,世界因為有您而變得更好。


加油吧!互勉之。


 


By Monica Cornilius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好奇寶寶臺灣發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